原標題:歐盟比利時各界積極評價習近平在歐洲學院的演講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劉華楨):當地時間4月1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位於比利時布魯日的中歐學院發表演講,談中國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講述如何推進中歐關係。演講真誠、平實,令現場聆聽演講的近千名觀眾深受打動和鼓舞。
  比利時國王菲利普、王后瑪蒂爾德和首相迪呂波、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以及歐洲學院師生代表、比利時各界友好人士、各國駐比利時和歐盟使節等在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的演講。演講結束後,現場的氣氛依然熱烈,人們還沉浸在剛纔的情緒中,相互討論著剛剛接收到的信息。
  弗雷德里克·邁耶是一名來自葡萄牙學生,在歐洲學院學習歐洲經濟一體化。能夠到現場聆聽習近平演講,他感到非常榮幸。他說,習近平主席能夠來歐洲學院發表演講對於歐洲學院來說,學校聲譽會大大提高,而對於他個人來說,這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
  他說:“很開心有這樣一位客人來訪,很榮幸。就像我們的院長所說的,他來演講會大大提高我們學校的聲譽,我們會一直銘記在心。我希望歐盟未來的領導人能像習主席說的那樣,繼續在歐洲和中國之間構建這座橋梁。我也希望如他所說給歐洲學生創造更多去中國的機會,更好地認識中國。因為他說,認識這個國家的最好的方式就是到這個國家去親自看一看。今天我最想說的就是,我們都很開心很榮幸能夠參加這樣一場活動,我們永遠都會記住這一天,這些經歷非常難忘。”
  塞爾吉·貝魯是一位八十多歲高齡的老人,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曾經在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長達十年,至今依然幾乎每年都要到中國去待上一個月。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到,“耳聞是虛,眼見為實”,認識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親自去看一看,在中國長期生活過的貝魯尤其認同這一點。“習近平主席的演講非常重要,如果人們還能記得他講了什麼,人們就會知道中國是怎樣變成世界第二經濟強國的。但人們不僅要學習,要傾聽,還要親自到中國去,看看發生了什麼,與普通中國人交朋友,看看他們怎樣吃飯,怎樣生活,怎樣養孩子,怎樣去愛,每一件事,這才是最重要的。謝謝習近平,謝謝!”
  習近平在演講中旁徵博引,妙語連珠,來自摩爾多瓦的學生塞爾蓋·薩多西姆對這一點印象深刻,他認為習近平用平實的語言清晰地表達出了他的觀點。“從中國國家主席那裡聽到中國曆史非常有趣,再看看歐洲與中國之間的友誼和雙方經濟的發展,能夠瞭解中國的觀點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而且還有很多與中國傳統文化有關的美麗譬喻,我很喜歡他的演講。”
  來自土耳其的學生伊利坎姆·比查克勒沒有去過中國,但是她在英國讀書的時候交了很多中國朋友,她的一個閨蜜就是上海人。現在,她在布魯日還是經常會和中國朋友見面聚會。她說,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習近平的真誠和他演講中關於橋的比喻。“(習近平的演講)讓人印象深刻,很動感情,因為他說的話很真誠。比如他提到了布魯日是一座橋梁之城,而橋梁又是歐洲與中國友誼的象徵,我可以感覺到他的真誠。我們身邊已經有很多與中國有關的事物,中國城,中國的文化符號到處都是,但是我們對中國的瞭解並不夠。聽了習近平的演講之後,我更有熱情去瞭解中國文化了。”
  而來自波黑的學生丹尼斯·皮普拉斯則對“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句話感觸良多,他認為習近平坦誠地介紹了中國的歷史,讓平時並沒有很多機會瞭解中國的學生對這個國家有了一個明晰的認識。“主席的演講很好,非常樂觀,內容實事求是。他談到了中國的歷史和過去一百年的發展,毫不避諱曾經犯過的錯誤。他讓我們對中國人的生活和中國社會有了明晰的認識,中國現在是怎樣的,他最後結束演講時用非常溫暖的話鼓勵我們學生去多瞭解中國,親身到中國去游歷,親眼看看中國社會是什麼樣的。”
  與學生們偏感性的認知不同,比中經貿委主席伯納德·德威特看待習近平的演講時則更為理性。他認為歐洲人應該好好聽聽這次演講,仔細品味其中傳遞出的信息。“我聽了演講,我覺得非常有趣。首先,這是一個和平的演講,這對於一個大國領導人來說是很好的。第二,演講中說,我們增進對彼此的瞭解,拋開老生常談,拋開單調的口號,歐洲人和中國人都應該加深對對方的文化的瞭解。我覺得這非常積極,我很高興中國國家主席能夠來到這裡給出這樣的信息。我希望歐洲人好好聽聽這次演講。”
  歐盟委員會教育文化總司司長楊·特魯欽斯基更關註習近平演講中關於增進中歐雙方相互瞭解的話題,尤其是在交流的過程中求同存異的原則令他很感興趣。習近平在演講中舉了“中國人喜歡茶,而比利時人喜歡啤酒”的例子,引發現場一片會意的笑聲。特魯欽斯基說,“和而不同”不應該只停留在口頭上,而應該在處理中歐關係中身體力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l44mlaut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